史歌飛掦:中國古老的高爾夫球游戲
“盛以錦囊,擊以彩棒,碾玉綴頂,飾金緣邊。”

捶丸是中國古代豐富多彩的球戲之一,原名“步打”,是一種徒步游戲,以擊打球子入球窩得分。它是從古代的蹴鞠運動中分化出來的。唐代詩 人王建的《宮詞》中就有這樣的描寫:“殿前鋪設兩邊樓,寒食宮人步打球,一半走來爭跪拜,上棚先謝得頭籌。”這說明和現代高爾夫球類似的“步打”,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經很流行了。《宋人畫冊》中就畫有兩個小兒捶球的生動形象。到了元代,有關捶丸的專著《丸經》問世,書中記載了宋徽宗趙佶、金章宗完顏“皆愛捶丸”的史實。明代《明宣宗行樂圖》描繪了宣宗朱瞻基身穿便服、下場擊球的場面,以及場地、球窩、彩旗標志等實景,非常真切,給高爾夫球運動留下珍稀資料。可貴的是,捶丸所用球杖、球子、場地和進球規則與當今高爾夫球如出一轍,使人不得不相信,二者之間有某種淵源。歐洲的高爾夫球運動始見于14、15世紀之交的歐洲古畫,圖中二人執球,一人執桿,這被認為是歐洲高爾夫球運動的開始。
(錄入時間:2012/8/30 16:55:12,點擊次數:3311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