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運會的歷史詳解
奧運會的全稱是“奧林匹克運動會”,“奧林匹克”一詞源于希臘的地名“奧林匹亞”。奧林匹亞位于雅典城西南360公里的阿菲斯河山谷,這里風景如畫,氣候宜人.古希臘人在這里建起了許多神殿,因此,古人把這塊土地叫做阿爾菲斯神城,也稱"圣地"奧林匹亞,依當時的信念,它象征著和平和友誼。 古代希臘和地中海區域其他國家的人們在祭典和收獲季節,常常舉行盛大集會,并進行各種游樂和競技活動,熱鬧非凡。最初這項活動分散在各地,也不定期,但以奧林匹亞的集會最為盛大。 公元前884年,古希臘爆發戰爭,各地戰火連綿,瘟疫成災,農業欠收.希臘平民非常渴望和平,懷念當年的那種慶典活動。于是,奧林匹亞所在的伊利斯城邦國王聯絡其他幾個城邦的國王,達成了一項定期的奧林匹亞舉行運動會的協議,并規定在運動會年實行“神圣休戰日”。“神圣休戰日”期限是三個月。在這期間,任何人不得動刀兵發動。即使正在交戰的雙方,也得放下武器,準備去奧林匹亞參加運動會。從此,就產生了全希臘性的賽會.到公元前776年,第一次用文字記錄下獲獎者安全名。這就是后人所說的第一屆古希臘運動會。之后,這種賽會每四年舉行一次.因此比賽地點在奧林匹亞,也稱它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,簡稱古代奧運會。從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49年,古代奧運會被羅馬帝國的皇帝廢除為止,古代奧運會一共舉行了293屆。
而后,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克服重重困難,終于在1896年4月6日開幕了。這是歷屆奧運會舉行月份最早的一次。東道主之所以將開幕式選在這一天,是為了紀念希臘反抗土耳其統治起義75周年。
4月6日下午3時,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宣布了大會開幕。維凱拉斯、顧拜旦等國際奧委會官員出席了開幕式。在開幕典禮中,演奏了一曲莊嚴的古典弦樂,1958年國際奧委會將它定為奧運會會歌,會歌作曲者為希臘人薩馬拉斯,作詞者為帕拉馬斯。希臘人對這次大會表現了極大的熱情,出席開幕式的觀眾達8萬人,這一數字直到1932年洛杉機奧運會才被突破。
中國人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是在1932年, 7月30日下午兩點開始的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式上,中國代表團在第8位出場。劉長春高舉國旗,走在最前面。他的身后,是一支“臨時拼湊”的中國奧運代表團:總代表、國際奧委會委員沈嗣良,教練宋君復,中國著名體育教授申國權,留美學生代表劉雪松、托平(美籍)。劉長春在經過3個星期海上漂浮,體力早已大受影響,因此原來報名3個項目,他只參加100公尺和200公尺,400公尺則因體力不支,沒有出場比賽。參加的兩個項目,都在分組中最后一名,未能晉級。 比賽結束后,劉長春因路費不夠,而無法回國,后來是在當地華僑的捐助下,才回到中國。
2008年。,中國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奧運會,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設置了三大理念:綠色奧運、科技奧運、人文奧運。舉行了28個大項,38個分項的比賽,產生302枚金牌(其中中國獲得51枚)。阿爾法以全民健康為己任,積極探索各種趣味運動會組織方式,為廣大市民提供體育培訓等,歡迎咨詢。
(錄入時間:2011/12/27 8:40:28,點擊次數:2817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