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味運動全解析—抖空竹
空竹古稱“胡敲”,也叫“地鈴’、“空鐘”、“風葫蘆”,濟南俗稱“老牛”。 抖空竹亦稱“抖嗡”、“抖地鈴”、“扯鈴”。漢族民間游藝活動。流行于全國各地,天津、北京及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等地尤為盛行。分雙軸、單軸;軸,輪和輪面用木制成,輪圈用竹制成,竹盒中空,有哨孔,旋轉發聲,中柱腰細,可纏繩抖動產生旋轉。玩的人雙手各拿兩根兩尺長的小竹棍,頂端都系一根長約五尺的棉線繩,繞線軸一圈或兩圈,一手提一手送,不斷抖動,加速旋轉時,鈴便發出鳴聲。
小的時候,這種游戲在小孩子之間還是很流行的,不過到了現在,很少看見有一群人玩這種游戲了,現在抖空竹已經成為了一種趣味運動項目被搬到了競技場上,各路人馬顯高招,花樣百出,讓人眼花繚亂。這種運動對于場地的要求不大,可以多人同時開展,對于體力要求也不高,男女老少都可以參加,多人組合或者單人都可以玩,只要稍微練習一下,一兩個花樣還是可以玩的,真正符合趣味運動會的宗旨和目的。
抖空竹的基礎玩法其實只有6個,其他都是在此基礎上組合演化而來,筆者在此介紹3種技巧,供大家參考。
1. 螞蟻上樹
交叉繩或開繩都可做;當鈴的轉速穩定時就可以試試看。
1.右腳向右跨一步成弓步姿勢,同時,右手棍向下拉,左手棍往上,鈴會自然向上爬。
2.鈴尚未碰到左棍時,就要把右腳收回,并把手放下,以免到棍頭絞繩。金雞上竿
亦稱架鈴,就是把鈴架在棍上;要注意軸心和鈴棍要垂直。
1.成開線后,身體向左微轉九十度,人正對鈴軸。
2.右棍上,左棍下,繩拉直,使鈴自動跳或滑至左棍上,棍端微上翹。
3.左棍棍朝下,使鈴滑下,但要對準鈴線放下,身體轉回正向鈴面。
直上青云
1成開線運鈴,雙手將繩拉直,鈴抖至空中約六十至九十公分高即可。
2右手稍舉高,棍頭對鈴軸,接到鈴后,順勢放下來,繼續運鈴。
抖空竹是一項全身運動,有時還很激烈。經常參加這項運動,不僅可使上下肢肌肉、韌帶富有彈性,關節靈活,而且可使心、肺系統得到全面鍛煉,起到增進身體健康的良好作用,對身心健康極為有益。
(錄入時間:2011/12/7 8:39:46,點擊次數:2473)
|